3月22日下午,由國際交流學院兼職教授🧑💻、東華大學柯玲教授為我校師生開設的“中國飲食文化系列講座之八大菜系”在學術交流中心如期進行,孫艷副院長、學院任課教師🏋🏼♂️、部分留學生和前來我校交流訪問的日本活水女子大學代表團師生一行參加了本次講座。
柯教授為同學們講解中國八大菜系
柯教授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生動有趣的圖片向與會者介紹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內涵,並以“民以食為天”為導入🚵🏽♀️,著重講解了飲食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隨後,柯教授重點講解了中國的八大菜系——閩菜、粵菜、徽菜、魯菜🧑💻、川菜、湘菜🤾🏻♀️、蘇菜、浙菜的起源、特點以及代表名菜,並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及簡單易懂的語言逐一講解各大菜系內部所蘊含的文化意義👋🏻👩⚖️,讓本來外國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活潑、有趣,生動。日本活水女子大學渡邊誠治副教授(Seiji Watanabe)聽完講座後表示🫸🏻:“這次的講座特別好📠,讓我深入地了解中國飲食文化🧏🏼,感覺柯教授的教學方法特別適合留學生,我很受啟發。”
留學生們認真汲取中國飲食文化知識
日本活水女子大學同學為我校留學生介紹日本飲食文化
講座結束後👩🏼🔧,來自日本活水女子大學的同學們還從起源🧑🏼💼、發展、地域及創新等多個角度向我校留學生介紹了日本飲食文化的基本特點、發展階段及代表食物📍。我校留學生也就自己對於日本飲食文化的興趣點向日本師生提問,獲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不僅如此🐤,活水女子大學師生還利用隨團帶來的工具及材料,手把手地指導留學生們製做日本飯團。留學生們紛紛表示:“這種理論加實踐的文化學習方式十分新穎,都很喜歡,我很開心今天學會了製作日本飯團🌰。”
留學生們動手製作日本飯團
國際交流學院成立以來不僅致力於中外文化的交流合作🏎,也一直註重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合作。我校有來自亞歐非三大洲的多國留學生,他們的原生文化類型豐富多樣🐇,如何讓如此豐富多元的原生文化融合🕵🏽♀️,進而產生出良好的化學效應,一直是國交學院努力的方向🐳。本次文化講座和日本飲食文化實踐活動🧑🏻🎓💆🏽,都是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多元文化交流的良好實踐。
參與人員手持自己親手製作的飯團合影